close

[蒲仔麵]

昨天六月二十一日正逢夏至,表示盛夏就要來臨,也是白晝最長、黑夜最短的一天。不過我卻想起陳淑華著「島嶼的餐桌」一書的立夏習俗。

台灣有「入夏補老父」俗諺,人們相信在立夏當天,要為年高的父親進補;不過面臨炎熱的夏天即將來到,這時所進補的當然是涼補而非熱補;另外南部則有在立夏日吃「蒲仔麵」的風俗,而客家人在四月八日,通常都會利用採自野外的鼠麴草製作草仔粿或米苔目,供全家大小食用,據說吃了可以減少夏天生疔長瘡。「資料來源行政院農業委員會

其實我家並沒有立夏進補的規矩,倒是看了陳淑華著「島嶼的餐桌」一書提及,才想起蒲仔是夏季盛產的蔬果之一,除了蒲仔、豆子與瓜類都是。常聽說食物吃當季的最佳,不只新鮮還很安全,巧得是前兩天上市場買了一顆蒲仔,一早想起這篇「蒲仔麵」,忍不住也來試試。

小時候廚藝不精,只能看著大人煮菜邊瞧、邊學,煮麵的時候放點蝦仁或蔥花爆香,然後放入水,水滾燙後再依序放入麵條、豬肉,最後加入青菜或是雞蛋,如此便是一碗湯麵。長大後偶爾會把麵條另外煮,這樣可避免麵湯渾濁,不過偷懶的時候哪管得了這麼多,能吃就好。

我的蒲仔麵不同於「島嶼的餐桌」作者,我懶得用刨刀慢慢的將蒲仔刨成條狀,直接將蒲仔去籽,然後切成片狀。用蝦仁與豬肉爆香,並加入蒲仔快炒,再加入水煮滾後入麵條如此完成(當然也沒有韭菜搭配)。透過一篇蒲仔麵,回憶小時看家人煮麵的印象,真是十分溫馨又有趣。[2010.6.21]

延伸閱讀

陳淑華【自家菜色】立夏,記得吃蒲仔麵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盒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