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古道入口佈滿掉落的桐花]
[劍潭古道入口處]
透過客委會的簡短介紹,社區工作者的推動,加上「桐花祭」的炒作,許多被遺忘的古道,悄悄的恢復昔日的面貌與世人見面。造橋的劍潭古道,也因此而復出。
取名劍潭的來由,相傳鄭成功時期曾經帶兵抗敵到大西村,因屬將在此有擲劍成潭軼事,於是後人將此取名「劍潭」,附近的古道也稱為「劍潭古道」。劍潭古道早期是當地大西與大龍村民的交通要道,兩年前在居民的推動與立委協助下,才讓這條古道又重現當年的丰采。
[古道對面就是劍潭水庫]
[充滿傳奇色彩的劍潭水庫一景]
週六(4.29)上午依舊陰雨綿綿,不在乎氣候的好壞,持續到處遊走。當進入造橋鄉時,我回顧著多年前與先生經過此處的往事,若不是走訪古道,明明位處家鄉的區塊上,卻也不可能特地前來,感謝桐花所造就的緣分。
[筆直的步道]
苗栗造橋是一個純樸的客家村落,平時外來客不多,特地拜訪此處的,更少之又少。當下車打算進入古道,騎著腳踏車的老伯好奇的打量我,說我聽不太懂的客語(有些口吃),言語間詢問我要上哪,當他了解是前來拜訪古道時,他才點點頭離去,還叫了一聲「落雨囉!」(客家話下雨囉的意思。)
[經雨洗滌過的小鎮,顯得更加清晰]
[對面山頭的景致]
雨的確下著,而且斷斷續續,但是古道前的雪白落花,卻是讓人捨不得離去。桐花因下雨淋溼,散落一地,入口處整片雪白花朵,更吸引著我進入。先生示意古道似乎不值得拜訪,但是我還是走了上去。石板路兩側刻意種植桐樹,樹木尚小,我想若干年這裡,必定猶如落櫻繽紛般美麗。
[第一座觀景亭]
[石板路之後皆是原始樣貌]
託桐花的福份,這兩、三年來的行腳走了不少山林、古道,看來像是追尋桐花的腳步而行,比起別人卻有更深刻的體驗。這些都是自己故鄉的角落,難得透過桐花能到處遊走拜訪,進而更加了解故鄉的魅力所在。
[雨後的桐花,攝於步道口]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