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[從車內拍攝,出龍潭收費站後]

毎隔一週的假日,我們習慣回後龍婆家一趟,帶孩子探望鄉下的爺爺、奶奶外,就是希望能與自然界多接近,玩玩沙、騎騎腳踏車也行,偶爾爬爬大樹,與鄉下的水源與土壤多些親近,享受都市孩子所缺少的那份鄉土樂趣。


[婆婆種植的榕樹,已經大得可以遮蔭,我們喜歡來這裡納涼]

  
昨日的天氣很棒,藍天白雲顏色分明,雖然坐在車裡,還是忍不住拿出相機拍它幾張。我的鄉村生活很簡單,固定的上市場,打理午餐的做菜食材,隨心情去不同的市場採購,換換口味採買不同地區的菜色。


[習慣坐在樹下看火車]

  
然後下廚用「」烹調每道菜色,以前剛使用時,光是「生火」就考倒我,漸漸學習上手,反而變得很有樂趣。用灶炒菜習慣後,感覺菜色多了一份家鄉味,孩子也喜歡在我下廚時,當起小幫手負責添材火,親子互動在這裡更顯得接近。


[攝於公司寮山至高點山海戀涼亭]

用餐完的午後,我們喜歡到大樹下趁著涼風,老公愛在樹下睡覺,孩子喜歡爬樹或在樹下玩辦家家,而我喜歡望著婆家前的鐵道,看著火車來來往往,聽蟲鳴鳥叫,連發呆也是一件快樂的事情。


[有淡淡的日式建築風格]

  
毎次的假日生活,除了趴趴走,就是回後龍看看,看看老人家也順便看看屬於這裡的故事,於是拗了老公去了一趟大山車站與公司寮山。說起公司寮這個地方還是網友雷諾瓦提起才讓我憶起,我前前後後拍攝公司寮的過程,大概分了三-四趟,後幾篇在介紹這個曾經繁華而如今漸漸被人遺忘的地方。


[保留完好的大山車站]

  
大山是我嫁到婆家才發現的地名,怎麼望都見不到大山的怪地方。有時看到這地名時,我腦海還會出現歌手藍心湄某首歌裡頭的旁白,「請問你是不是大山國小的林美秀?」。然後跟老公說我想去「大山」看看,這麼一拖過了好久。


[候車月台]

  
這回我又看到大山的字眼,我馬上又要求去大山車站走走。說起大山車站,建於西元1922年目前編列為甲種簡易站,與它相同的模樣的車站,還有日南、新埔、談文,都是屬於海線的車站,有機會在拜訪其它車站做比較。


[車站後側景觀]

  
會想來此全是因為它是木造,而且人口密度比起婆家附近公司寮車站[龍港]還多,保存很完整,想來一探究竟。這裡搭車的人其實不多,我拜訪的午後根本沒人,站長室有一人翹著二郎腿,不知是看電視還是打盹中。我隨性的觀看並拍下這裡的淳樸,紀錄一次美麗的旅程。


[車站內部]


[鐵軌一景]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盒子 的頭像
    盒子

    盒子家的生活點滴

    盒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7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