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大大的鐵鑄字,無須問姓氏]



[古宅的標示太過現代,感覺有點突兀]


行駛在苗119縣道上,兩旁是充滿綠意的稻田,想起幾年前來尋覓古蹟的記憶,彷彿不久前發生。農村依舊恬靜,時光飛逝這裡並未絲毫改變,其實剛剛準備北返苗栗市區的,因為途經西湖,路邊指標寫著「青錢第古宅」,好奇心驅使,硬”盧”先生拐彎進來看看。



[大門深鎖,但依然可以從窗櫺看出屋頂翻修如新]




桃園三坑子老街也有「青錢第」啊!這兩處是否雷同?!我與先生在車上討論著,好奇的心因兩旁綠野快速轉換而揭曉,忠貞的司機告訴我,古宅到了!眼前是一片寬廣的水泥空地,宅邸在磚牆內,緊閉的大門是鄉下常見的直條鑄鐵,上頭鑲著兩個大大的「張」字,圍牆的透氣窗櫺也有「張」,不難看出古宅是張姓人家。




根據農業易遊網介紹-張家是西湖鄉茅仔埔的大戶,約 300餘年前明鄭時期移民來台。在本省的古宅中,有功名的稱「進士第」、「大夫第」、「光祿第」,而張家卻稱「青錢第」,以青錢為名,非常罕見。據說張家(張朝登時期)農墾貿遷有道,財霸一方,而在某一時期鑄發一種錢幣,因以青銅鑄成,故稱「青錢」,只要他們聲名所到之處皆可使用。



[青錢第牌匾]


本來私鑄錢幣是違法行為,但因皇帝聽說張家的發跡,便想出一個考題,皇帝賞賜給張府兩顆橘子,要他們說明要如何讓全村人都吃到。張朝登想了想,便叫人拿了個大水缸,將橘子搗碎拌和在缸裡的開水中,邀請全村來喝皇上御賜的橘子水。皇帝據聞回奏,龍心大悅,對於其鑄錢行使不究,反頒「青錢第」三字給他們,成為青錢第宅名的由來,其榮譽並不下於功名,現今其門口斗拱還畫有此圖。[資料來源農業易遊網好神趴趴GO]



[屋外盛開的孤挺花]


由於大門深鎖無法進入參觀,古宅雖老,但屋頂及其大部分已經整修,據可看性的部分鮮少,倒是它坐落的位置悠靜,讓人不自覺環顧四周。啊!樹下有隻黑狗,鄉下的黑狗往往凶悍不已,偏偏我跟牠對看許久,牠卻兩眼瞪大一動也不動,讓我感覺莫名,趕忙上車離開。



[西湖店仔老街]




順著119縣道往下續行,穿過店仔老街,鋪滿紅磚的老街,是前幾年帶婆婆來玩耍、閒逛的地方。繁華的市集因人口遷移而慢慢沒落,記得這裡有家雜貨舖,賣著童年時期愛吃的色素糖果,當然店家依舊存在著。順著坡度往下滑行,路口是全省最高的媽祖神像,我與她遠遠遙望。車窗外徐徐微風吹拂,綠色的稻浪一波波搖曳,好不美麗,若不是為了趕回台北,如此生氣盎然的綠色小鎮,誰捨得快速離開。[2013.04.17]





延伸閱讀

[桃園]龍潭三坑子老街

arrow
arrow

    盒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